您的位置:首页新闻

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知识产权与创新战略”研讨会

2018-06-16

6月15日下午,黄灿教授在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第八届年会上主持了题为“知识产权与创新战略”的研讨会。研究所联席所长Frans Greidanus教授,普渡大学童文峰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黄光立教授在本次研讨会做报告。


Frans Greidanus教授)


首先,Frans Greidanus教授站在从业者的角度,与大家分享了知识产权在创新中的作用。Greidanus教授介绍了皇家飞利浦公司的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经验。他强调了平衡公司日常活动和建立新业务部门的重要性。Greidanus教授还阐述了项目组合建立以及项目中的知识产权管理方法。


(童文峰教授)


接下来,童文峰教授展示了“匹配中国专利数据与企业数据”的研究项目。童教授指出,近年来中国专利呈现爆发性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各国企业重要的专利申请目标国。然后,童教授介绍了将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与中国上市公司、私营企业和外国公司数据进行匹配的方法。此外,童教授讨论了该研究项目面临的挑战以及即将开展的工作。他的团队将进一步更新最新的数据,并在其网站上分享相关数据和匹配方法供更多学者研究使用。


500

黄灿教授)


之后,黄灿教授展示了弱知识产权国家专利溢价(专利保护给创新带来的额外价值)的研究,这正是童文峰教授团队匹配的专利数据的一个实证应用。黄灿教授的研究表明即使在知识产权保护较弱的情况下,高科技行业的外企仍然能获得专利溢价,但是他们的专利溢价比中国企业的要低。另外,黄灿教授的研究结果显示,制度发展和产业竞争水平对本国企业和外企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500

黄光立教授)


最后,黄光立教授介绍了关于中国知识产权制度转变与企业创新战略的研究。近年来,中国出台了一些法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然而这些法规的实施对于来自不同国家企业以及国有企业的影响并不明确。黄光立教授的研究表明,与西方企业相比,中国企业对于正式的知识产权法规突变反应并不强烈。由于西方企业在中国面对与其母国不同的制度环境,对知识产权法规的突然变化更加敏感。针对国有企业,黄光立教授的研究表明,2006年中国出台重大创新政策之后,在较弱的公司治理或公共治理情况下,国有企业会申请更多的专利,但新颖性高的专利所占比例更小。

四位教授展示之后,在场学者围绕如何利用好专利数据开展创新研究的话题积极提问,研讨会在轻松愉快的讨论中结束。